Sunday, October 14, 2007

用机器写诗

用机器写诗
2006-10-22 10:42:35
作者:王俊龙

先来读一首诗:

数码笔记本曾是科技角落的部落格
它带走了超炫的全球定位系统
数码笔记本渐消逝,雀跃万分渐远去
视而不见
终有一天它们结伴于马来西亚

数码笔记本头也不回地按键
我的魅力红唇却像鼠标渐渐很HIGH
望着鲜艳的数码笔记本
鼠标遗忘了一切

这首诗是谁写的?是我写的,在毫无诗意随意按电脑键盘下“写”出来的,依靠的就是网络上的“写诗机”。

写诗机?对!千真万确,只需不到60秒的时间,就能写出你自己的诗歌。“写”了这首诗之首,我有很深的感触,这实在是诗人的悲哀!更是文化的沉沦!科技迅速发达,人们追求快速进展,竟然愿意把人文赔押上去,写诗机的出现仿佛向诗人掴了一巴掌,以不屑的语气说:诗人算什么?人们利用科技同样可以似模似样地写出一首诗,甚至可以模仿大师(诗人)的风格。

当我知道网络上有“写诗机”时,半信半疑,上去看了一下,一个表格跳了出来,要你按照指示键入几个关键词,并且选择风格,完成后一按键,一首“诗”就这样被写了出来,之后还可以选择发表到网站或发送到手机。就这样我写了以上这首《遗忘》,我本身在“写”前也不晓得自己的主题鞘裁矗恳蛭廖奘皇俏耸砸皇杂眯词词淖涛丁H绻也话咽虑樗得鳎赡芤恍┪挠鸦够岽硪晕抑靥嵬罕首钚隆按醋鳌绷苏馐资胧?

这真是天大的荒谬!就在上个月,一位网友小辉在网络论坛“守望轩”看到网友苏飞发表一首歌词《泉水》,原唱是那个凭借《老鼠爱大米》一举成名的歌手香香。苏飞认为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写不出《泉水》的歌词来,小辉对此不屑一顾,就花了不到60分钟做了一个自动写诗机,只需将不同的名词、形容词、动词、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首诗了。这个写诗机一上网,马上就迅速窜红起来,小辉把它命名为“国家级写诗机”,还为写诗的网友分评级,一开始是江南级,写诗超过15首就是国家级,超过30首是亚洲级,以上还有国际级、火星级、超过300首就是宇宙级”,一位网友在一天里就成了“亚洲级诗人”。

我想,除了坚持写诗要有诗意者,为了写诗而写诗的人恐怕都不再去细细咀嚼一首诗的精髓,也没有“推敲”这一回事,反正利用机器就可以完成前人要费煞思量,下尽苦功完成的工作。

在科技与人文进行拉锯战时,我们可以轻易地把后者抛弃。机器诗人以数量来评级,而不是以好诗来咏志,这是令人心寒的。

也许现代科技挂帅,写诗不能当饭吃,用机器来诗可以消遣一番,然而当我们纯以科技来看时,很多人同样是在表面上浮游,懂得操作不同种类的DC并不一定是摄影师,设计师的优劣也不是以懂得多少种软件来评定,可怜的是,我们就是只在“机器写诗”的层面上沾沾自喜,而不愿花更多时间去探索内涵。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当年在钟灵丘白斯老师劝勉我们的一句话:“ 夏虫不可语冰焉”!当一个人未到触及真相的水准及内涵时,说一切都是枉然的,如果人们继续乐于用机器来写诗时,并以那为荣时,诗人啊!你又何必为他们感到悲哀呢?

(作者注:写诗机网站http://www.dopoem.com)

摄影师和醉翁

摄影师和醉翁
二零零七年十月七日 上午十一时

文:王俊龙
猎取了很多很多影像之后,很心急的想把它们冲印成照片,却也有一点也不心急的时候,只是让影像静静地呆在相机内。喜欢摄影的人常有以上的经验,两种迥然不同的心情会在不同时候出现。
那不是性格,是心情。我的意思是说不是拍照的人懒于处理他的照片,而是心情使然。那可不是心情低落得不想动,而是当时在摄影过程中已把情感抒发出来,内心获得满足,因此摄影后也不在乎照片几时会冲印出来。
有这种经验的人,也就能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那喝酒的人真正的乐趣并非来自酒,而来自山水,这么说来酒只不过是一种中介、桥梁。
摄影的人并不一定要十分执着于照片,因为乐趣往往并非只来自精彩的照片,而摄影的过程也一样令人心动。我们无法否认拍得好又能引起共鸣的照片能令摄影师欢愉,更无法不承认摄影的过程一样感人。
所以酒和山水,摄影和照片之间的互动,是孰在激发?这是有趣的。
我时常趁着下班时间短短20至30分钟内跑到书局去看书。对爱书人来说,20至30分钟看书是太匆忙了,但对我来说我更注重翻书时的乐趣,因为我手上翻着书眼睛看着书的时候,往往不是读取书的所有内容;而是书中一小段的文字能引发我的思绪,促使我的思考,从而激发我的新灵感和新感动。有时候从一本书的封面设计、书名或一个作者的名字,都能牵动我脑中的许多联想。对我而言,读书的乐趣莫过于此。
因此我有许多买了却未读完的书,我总认为在书、内容或精华,个人思考,3者之中只要获得其一,则书读完或读不完已不重要了。换句话说,有时候买书是为了收藏那本书,即使没读,但价值来自收藏;也有时只是因为书中的某部分内容甚至是一小段文字诱发我们把书买下;更有时是这本书帮助我们对事物有一些思考或新的看法。不论是哪一种目的,殊途同归,则读书的目的已达到了。
这种醉翁和酒的经验放在很多事情上是相同的,问题是我们晓得选择我们所要的,而不是因为大家觉得能喝醉的酒才是好酒,我们就因此而糊里糊涂地喝醉了。
我很敬佩尽忠职守的摄影师,你说他们薪水很高吗?也不见得,但他们就是能从工作中去满足自己,同样的,也有很多其他行业的人拥有工作美,你用薪酬的多寡与职位的高低来衡量他们的成就,那是低估了他们,对他们不公平。
再来,我们看到有许多社会贤达在落力地参与社稷工作,牺牲了个人的时间,你说他们为名也好为利也好,却不可否定他们从这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
我们用我们的尺度来评定他人,往往不全都对。同样的,我们若用他人的尺度来决定自己的方式,那会令自己更迷失。因此,摄影之后要不要冲印照片,就交由摄影师来决定吧。

心中的小孩

心中的小孩
二零零七年九月三十日 上午十时五十六分

文:王俊龙
“当你在我头上淋把雨时/我知道你又顽皮了/小泪”。
这是植白写给小泪的诗,植白是《苹果的滋味》合集里的一位女作者,而小泪是另一位女作者。诗名叫《写给小泪》,而这一段是最后一段。
这一段诗描述得很生动,令人回味无穷。从诗作中可以感觉小泪平时是乖巧得令人疼惜的,但偶尔也有顽皮可爱的一面。小泪如今是一名女医生,不晓得她是否偶尔也顽皮一下?
其实我们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孩,无论是性格上、行为上、思想上、创意上……,我们时常都在约束心中的小孩,不可这样,不可那样,要这样,要那样,一切都要遵循礼规、教条、秩序、准则来进行,久而久之,心中的小孩就逐渐被约束了,乃至慢慢失去了童真。
我总觉得,当小孩成长为大人时,思想行为都逐渐成熟了,我们晓得什么东西可以做,什么东西不可以做,什么东西在什么时候可以做,在什么时候又不可以做。所谓发乎情、止于礼,我们虽有七情六欲,却能通过知书识礼来控制情感,以免有越轨的行为,这是成熟人所能自我克制、自我约束的一种能力。
可是我更觉得,成熟应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就是学习如何释放,而不是一种克制与压抑。什么时候释放什么时候约束,如果能够收放自如,那么人生会有更多的乐趣。
有一回我带学生到峇都丁宜金沙滩拍摄日落景色,当时斜阳把沙滩照成金黄色,沙滩上的足印被阳光投射映照出美丽的图案,海浪一波汹涌而来又退去,下一波随即而来,海风把人吹得心旷神怡,浪声更是振奋人心,我看到平日忙于课业的学生蹦蹦跳跳,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犹如小孩般在沙滩上奔放,还对着浪声和风声呼叫,刹那间我看到她们心中的小孩已全然释放出来了。
我们在繁华忙碌的社会,勾心斗角的尘俗中,时常都在期待一颗“赤子之心”。这颗心,就是我们心中的小孩,他偶而会跑出来顽皮一下,更多时候,他会有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奇思妙想,无限的创意,以及丝毫不背包袱的生活方式。
孩子顽皮,但无心机,他不会想到害人,肚子饿时就吃饭,玩得疲累时就睡去。如果我们作恶,那是因为我们教坏了心中的小孩。大人贪婪邪恶的心,祸及小孩。当我们看到现今世界有那么多虐童事件发生,残害天真无邪的小孩,是不是也应该好好的想一想,我们囚禁心中的小孩多久了?我们心中的小孩是否已在心中衰弱乃至死去了?关心小孩,也关心我们心中的小孩,让他们有一片宽阔蔚蓝的天空。

天职

天职
二零零七年九月二十三日 上午十一时八分

文:王俊龙
美联社红牌摄影记者田咏强在他的讲座会上展示了一张奥林匹克闭幕礼的照片,那张照片由高角度俯瞰拍摄,灯火通明,十分壮观。田咏强说他爬上看台最高处,熬了好几个小时在那里猎取最佳角度镜头,然后每拍25张照片便传回“地面”给工作人员。高处不胜寒,然而田咏强却能以坚韧的精神咬紧牙根在高处取角,那一份敬业所展现的就是“天职”。
我记得我第一次和世界10大摄影师宋仁德谈话是在80年代中期,那时候他在浮罗池滑(没记错的话)搞一间叫“艺特”的影楼,当年我是一位热爱摄影的年轻小伙子,对宋仁德有仰慕之情,很想和他谈话交流,却怕他拒人于千里之外。不过,一股摄影热情成为推动力,我胆粗粗摸上门,想不到这位我心中的“摄影之神”一提到摄影时不但一点也不冷漠,对我这位“陌生人”给于很多宝贵的意见,完全不吝啬把他所知道的都和我分享。
我想,任何一种职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令热爱、尊敬、崇尚那种职业的人有一股热情去执行他在职业上的责任,甚至达到一种不问报酬的境界,那就是“天职”。
后来我在艺术学院执教,宋仁德的3个孩子都和我有过一段“师生缘”,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宋仁德的孩子在上我的摄影课时从来没有因为爸爸是摄影大师而插嘴或无心恋课,反而是我在教课时有战战兢兢的心情。
宋仁德和我成了好朋友,这位大师至今依然对摄影热情如火,十年如一日,谈到摄影,你必从他脸上看到眉飞色舞的神采。有几次他举行摄影展,我带学生去参观前先摇个电话给他,他都在百忙中放下工作前来为学生讲解。
一个人能在所热爱的任务上保持那种高度热情,而且无私地愿意随时和他人分享,这崇高的志气显现了他身上那份“天职”的精神。
当一个医生可以放下身段远赴灾难地方或国家,免费甚至倒贴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一名律师愿意为弱势者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甚至是一名社工愿意过清苦的生活去帮助不幸的一群,我想这都是一种“天职”的使命感吧!
尽忠职守,敬业乐业的精神使人可以保有一颗热情的心去完成任务。“天职”使人保持高度的自觉,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完成他内心渴望完成的工作。工作者有热情,工作就有意义,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就会快乐忠诚地做工,尽责、勤奋、努力,那么“天职”的崇高精神就会在他身上显现出来。

苹果的滋味

苹果的滋味
二零零七年九月十六日 上午十一时二十七分

文:王俊龙
还记得当年我16岁,和几个喜欢创作的朋友出版了一本散文合集,书名就题为《苹果的滋味》。为了设计一个好看的封面,我们一齐商量,本来决定请远在吉隆坡,当年名字响当当的著名摄影师郑宇伦来拍摄封面照片,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郑宇伦的价钱不是我们这班黄毛小子(丫头)所付得起的。后来其中一位作者的哥哥摄影技术很不错,便邀请他为我们拍摄书的封面照片。
既然书名是《苹果的滋味》,摄影师就叫一位小朋友拿着一粒苹果摆甫士,作状要咬一口苹果。摄影师很用心,要小朋友以不同姿态来“咬苹果”,而他用不同角度来取景,小朋友也很配合,尽量摆出摄影师要求的姿态。结果是左摆右摆,蹲上蹲下……忙了老半天,两人都很累了,摄影师终于取得他想要的镜头,大功告成,便喊收工。小朋友一听到收工,高兴得跳起来,把先前作状要咬的那粒苹果以双手高捧起来放在头顶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摄影师眼明手快,马上拿起相机“咔嚓”按下快门,捕捉了一刹那最真、最善、最美的那张照片,真情流露,结果我们就采用了那张照片作为《苹果的滋味》一书的封面。
那天我出席由马来西亚华裔摄影记者协会和槟城中文记者及摄影记者协会联办的摄影讲座会,主讲人是美联社红牌摄影记者田咏强讲解他的一张得奖照片,是奥林匹克赛跑项目,选手在冲线那一刻,冠亚季军同被摄入镜头的一张照片,这是奥运赛会有如此珍贵镜头的第一次,因此他得奖了。
田咏强说他老早守候在冲线处拍摄了好多好多的照片,高角低角不同方向,但他说他根本记不得自己有拍了这么一张照片,所以没有对这张照片有深刻印象,直到得奖之后才知道自己已把冠亚季军选手同时摄入镜头。
我当时坐在观众席上听到田咏强讲起这个经验时,马上想到当年拍摄《苹果的滋味》那一幕。因为这两位摄影师都相当专业及投入,当他们把心胸都放开时,一心一意融入摄影,终能捕捉真情流露时最难得的那一幕。
这又令我想到当年某座墓园举行摄影比赛,许许多多摄影师为了丰富的奖金涌去拍摄不同题材的照片,结果在高手如云之下得奖者竟然是一位中学生,她在墓园中见到一位婆婆牵着一位小孙女走远去,眼明手快地拍摄下婆孙背影(背影是墓园),而当时她用的只是一架傻瓜相机。
不论是艺术家或创作者,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不造作、没有心机,让内心一股创作的灵思自然流露,一刹那的完美结合,往往就是神来之笔、绝妙佳作!

吃虾的方法

吃虾的方法
二零零七年九月九日 上午十一时九分

文:王俊龙
使用菲林相机拍照和使用数码相机拍照其中一个不同点是,前者必需把一卷菲林拍完之后(当然也可以中途剪片)拿去冲印才能看到所拍摄照片的效果,那时有一种期待好效果的心情。使用数码相片拍摄则不必等待,马上可以预览所拍摄的影像,即时检讨以便马上进行重拍。
这是“以前”和“现在”的不同处理方式。明显的差别在哪里?在于速度。
以前可以慢慢做的事物,现在速度都加快了。当事物的速度加快了,我们依然没有作出调整来应变,可能就会吃亏。
上一代的人总喜欢教孩子在吃东西时,把好吃的东西留在最后才来慢慢享受。例如吃炒粿条时,先把那两只肥美的虾放在碟角,待把整盘炒粿条吃完之后,才把两只虾放进口中细嚼享受。
这种做法算是“先苦后甜”,虽然吃炒粿条一点也不苦,只是前面吃时没有佐料,把最好的留下最后才吃。
然而,当时代变了的时候,我们没有调整方式来应变,有时候是会吃亏。上一代教我们“先苦后甜”,在这一代却得灵活应用不可,换一句话说,并非每一次都会如所期待中的“先苦后甜”,有时候得到的是“先苦”,“后也一样苦”。
就以吃炒粿条的例子来说,我亲眼看到一个孩子在吃炒粿条时,先拣起两只虾放在碟角,以便留待最后才来享用。孰知他才吃了两口炒粿条,在旁的朋友拿起筷子很快的连续夹起那两只虾放进自己的口中吞食了,还带笑的对他说;“你不舍得吃,那我帮你吃掉好了!”他们虽然有一番争论,但那两只想留待最后享用的虾却确确实实已经被吃掉了,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也是在现今社会可以看到的真实情况。
“虾”只是一个比喻,很多事物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是必需随时作出应变的。像一开始时所说的,使用菲林相机和数码相机的不同方式,已轮不到你愿不愿意,而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你当然可以坚持使用菲林相机,但当一切支援都没有时(例如:菲林难买、冲印问题、时间延误),你还是要作出调整。
吃虾的例子,并非叫我们一开始就要先把虾吃掉,而是要妥善管理,在不同时候有不同的吃法,如果是一个人享用,或知道在旁的朋友不会那么野蛮抢虾,那么依然可以把虾留在最后才吃,总之在人心难测的现代社会,必需学会妥善管理。
“先苦后甜”曾经是金玉良言,但用在不对地方时却是不见到其利见其弊。你看现代人在50岁之前用健康换取财富,以便下半生可以享受人生,结果是50岁之后再多的财富也换不回健康。当然,我并不鼓励“及时行乐”或“预支快乐”,而是强调要“调整适应,妥善管理”。
圣经上说:“不要为明天而忧虑,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告诉我们,把一切计划好之后,就不必为未来忧虑,因为未来的每一刻都必须随时调整应变,像达尔文说的: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最大的,而是能对环境作出应变的物种。

成果来自分享

成果来自分享
二零零七年九月二日 上午十一时五十三分

文:王俊龙
我们无法否认,很多成果都来自分享,试想若没有分享,那可以算是成果吗?比尔盖茨的视窗如果没有人来分享,视窗只有他一个人在用,那他会成为世界首富吗?
还有杨致远和大卫菲罗当年在大学里为了在网上更容易搜查资料而发明雅虎搜寻引掣,如果他们把雅虎占为己用,以便找到更多资料来应付大学考试,那么雅虎今日会扬名全球,他们会从中受益吗?
Web 2.0的时代已然进入全然分享的时代,从绿色软件,到电影、音乐、文献……,通过上载、下载、P2P的迅速交换及分享网络资源。还有Flickr无时无刻都让你分享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影像,Youtube让你分享五湖四海的视频短片,Wretch 让你分享许多部落客的好文章,众多例子,实在无法一一尽录。
无奈的是,时至今日还有一些人认为和人分享会损了自己的利益,更有一些人认为打倒了某某人之后自己就会壮大与独占利益。
商场如此,政治人如此,甚至在课业上的竞争也如此。在商场,有人不断开拓自己的市场,录求自己的一份蓝海天空,同样也有人每天都千辛万苦在设计如何打击对手,茅招出尽,企图让对手的生意无法做下去。这种人处心积虑,天天都害怕对手胜过自己,把原本可以放在拓展业务的心思全放在如何去陷害对手。他们看不到蓝海,只一味在红海中浴血奋战,既损伤了他人,自己也没有好处。
政治上的分享常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分享,这是现实的,然而只要分享的概念仍然存在,大家可以努力扩大经济蛋糕,让每个人都可以分得一块,纵然大小块分配不均匀。最可怕的是有人想把对方的一小块也想霸占过来,那就说不过了。分享的概念若没有了,那么肯定会认为你赢了就是我输了,绝对不能让你赢。在“输赢论”中是没有“双赢”概念的,更何谈分享。
在课堂上,小朋友也害怕对手胜了自己,把对手考试成绩暗中纪录下来,就是希望和他一争高下。如果在良性竞争下,大家共同努力,分享课业,等到上考场时才来一场公平竞争,那是健康的。最可怕的是报上曾经报导,有小朋友希望他的同学死去,是因为对方的成绩胜过他。而许多母亲也在不知觉中介入竞争,告诉小朋友说某某同学是你的敌人,因为对方的成绩好过你,这是可怕的教育方式,一些人终身都在红海中浴战,且扬言要战到最后一滴血,这种想法若渗入教育中,那是令人担心且忧虑的。
我讲的都是事实,大家从生活中有目共睹。问题是这种方式可行多久?国家独立50年了,我们未来还有另外50年的宏愿。全球化的时代需要有从心出发的分享意愿,新世代的取胜关键在于想法,知识,态度和执行的热情。许多通过分享而成功的例子俯拾即是,不只是在网络,在各领域都因为有人不吝分享,才让成果可以开枝散叶,发场光大。给出去一点点,可以回收更多报酬;反之杀掉一个,有千千万万个更凶更猛的冒出来,这一点实在是值得我们省思的。

YouTube短片真和假

YouTube短片真和假
二零零七年八月二十六日 上午十时五十一分

文:王俊龙
我记得老牌歌星青山曾经说过,他们那个年代的媒体宣传不比现在旺盛,因此只有尽量争取在人多的活动点曝光,加强公众对他们的印象。
后来媒体旺盛,有关娱乐圈艺人报导也大幅度增加,一些艺人为求出位,也不断制造花边新闻,以求提高见报率。
以前我的朋友发歌星梦,一心想成为红歌星,但苦无出线机会,便拼命参加歌唱比赛,无奈“星运”不济,一直没办法获得评判青睐,所以歌星梦当不成,只在家中当个“冲凉房歌王”。
但今天有人在家对着DC或DV喊喊唱唱,把过程摄录下来,再上载到YouTube视频网站,就能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幸运”的话就迅速窜红国际。
即使是已经走红的歌星艺人,也纷纷使用这一个管道,如今有好几个知名唱片集团先后和YouTube签约,同意旗下艺人的音乐在YouTube上分享,甚至同意YouTube用户随意剪接,引用这些音乐短片,因此许多部落客喜欢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发布有关连线视频短片,让心爱的艺人也到自己的园地来热闹一下。
YouTube于2005年2月在美国加州San Mateo的网站成立,在短时间内迅速窜红,去年10月网络搜索巨头谷歌以16.5亿美元一举并购YouTube,更让他气势如虹。
网上有人这么形容,即使你是个小人物,YouTube也可能让你的观点和主张瞬息间传遍全球,你可能比电视台的辐射面更大,比政治家的声音更响,比歌星更有名……
这是大家亲眼看到的事实,YouTube彰显了人们对知情权、话语权和传播权的渴望。就像长期被蒙蔽双眼、被捂住嘴巴、不得发出异议的捆绑突然间被解放开来。
我们欣喜地看到传播方式展开新的一页,同时也警诫社会的秩序、道德、礼仪、和平等已然面对新的挑战。YouTube让我们看到新气象之余也在挑战我们的行为自律。
自由是好的,但自由而没有自制却是百般不好。坊间常这么说:小心给孩子过多的自由,他会爬到你的头上来撒尿。
YouTube视频页网站诚然让我们看到了许多被“包裹”起来的真相,近在国内如政府长官出示不雅手势、月漏事件、贪污贿赂、滥权……还有社会事件如攫夺、偷窃等等,都曾经在YouTube上一一曝光;而远在国外如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绞死前被辱骂及反唇相讥的一幕、阿富汗塔利班劫持韩国人质事件、香港巴士阿叔等等也同样无所遁形。问题是,一些刻意制造、歪曲事实的视频短片也同样在YouTube出现,例如把偷拍短片上载之后进行威胁及勒索当事人,商业上的假讯息,或政治上的大斗法屡见不解,这些不说,就连青少年也乐于录制殴斗、虐打、色情、暴力、禁忌题材,前阵子3名中学生自录祭拜未亡校长短片的事件就是一例。尤有进者,YouTube跨越国界的媒体特性,也让一些毫无禁忌的短片直接挑战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这是我们欣喜媒体开放空间之余所要思虑的。
处于资讯时代的我们无法压制及禁止真相及假象的传播。这边厢你以强权叫上载者Remove有关短片,那边厢有更多人把之前下载的有关短片重新大量上载,杀掉一个,会有几十个、几千个、几百个、几千万万个重新冒出来。我们只有回到原点,学习如何用智慧来判断真和假,当人人都有智慧去分辨是非和真伪时,网上纵有再多的谣言,对你也是百毒不侵了。

Saturday, January 27, 2007

水灾送报纸

水灾送报纸
2007-1-21 11:42:12
作者:王俊龙

在一个社会爆发所谓大众恐慌症候群的过程中,媒体总是最关键的角色,因为孤立及无助的灾民需要依靠媒体来认识外在的世界,所以“水灾送报纸”(送资讯)和送其他救济品一样是重要的……


大马多个州属发生大水灾,尤其是南马柔佛州经过两次大水的洗礼,几乎沦陷,居民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一夜之间失去家园财物,日常活动都无法进行,商家无法做生意,工人无法上班,学子无法上课,只能望水兴叹,真是欲哭无泪,尤其是连日常三餐都有问题,再加上瘟疫或许随之而来,这时候的困苦最需要的就是一双双救援之手。

民间各地不乏有情人士,纷纷发起筹款救灾赈灾的工作,除了政府的金钱津贴之外,还有干粮食水及用品送到灾区予灾民。

在一片救灾工作之中,也有相关单位每日将报纸送到灾区让灾民阅读。有人狐疑,灾民在苦难当中,那有心情来阅报?说这话的人可能是长期将报纸当作茶馀饭后消遣的读物,却忘记了报纸原本就是资讯的载体。

换句话说,将每日报纸送到灾区,其实是在传送资讯。灾民即使是在患难中,依然有知情权,当电流电讯因水灾而造成通讯障碍时,纸质报纸成了最好的资讯传播工具,灾民在灾难中可以通过报纸所报导的资讯得知自己的历境,周遭环境的状况,还有民间及政府的对策,不至于陷入孤立无策,毫无方向的恐慌。

大众恐慌的起因往往是由于传播失真,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个人或一个小群体对于信息的掌握都是有所限制的,即可能是单一的,片面的,或未经证实的,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专门及权威的媒介来负责沟通和传递正确信息的工作。 犹记得两年前在北马槟城发生的海啸事件,我们虽有健全的媒体机构像电台、电视台、报纸及互联网,却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正确资讯,反而是未经证实的手机短讯资讯满天飞。尤为可笑的是,最后(当天)很多人是从国外媒体BBC得知发生在槟城的灾难事件是海啸,很多人由于缺乏资讯,在海啸发生时尚且不知天高地厚地到海边去观看“海浪卷起千堆雪”的奇景,众多媒体中,反而是当天夜报图文并茂的报导最翔实,也最有效地把资讯传达给公众。

今天我旧事重提,不外是希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不过对于这次面对天灾的防范工作,槟城州就有值得一提的措施,尤其是气象局把一周的气象预报公布在媒体,并且以“黄色警报”及“红色警报”来告知不同危险性,而且不同单位也成立了救灾队伍。槟州市民听说会一连三天下雨,之后可能会有水灾,因此大都做好防范措施,一些人也添购了干粮食物。感谢老天在预测的时间没有豪雨降临(天有不测之风云),不过槟州政府通过媒体发布的措施与讯息安定了民心,这是值得一赞的。

在一个社会爆发所谓大众恐慌症候群的过程中,媒体总是最关键的角色,因为孤立及无助的灾民需要依靠媒体来认识外在的世界,所以“水灾送报纸”(送资讯)和送其他救济品一样是重要的。

虚拟恋情

虚拟恋情
2007-1-14 12:17:00
作者:王俊龙

近年除了手机短讯交友之外,“网恋”在青少年当中也十分流行,网上有有关网婚、网络同居、爱情公寓……等归类于虚拟恋情的网站不断冒现,这原本是商家用来赚钱的网络玩意儿,却影响青少年对男女恋情、婚姻……

13、4岁小女孩通过手机短讯服务结交异性朋友,结果搞到离家出走去会见男友或“老公”,这是报章上时有所闻的社会问题。 报章揭露未成年少女离家出走新闻相信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今日还有许许多多入世未深的少男少女正沉迷在科技产物下的虚拟恋情。

通过科技产品谈恋爱,双方交往的速度与进度加快,就以SMS短讯交友为例,一天可以发上3、50条至上百条互诉心声,感情可谓‘一日’千里,当事人不经思考及消化就在快速 沟通之间互相迷醉在甜言蜜语中。

基本上手机短讯交友和旧时的交笔友是一样的,不论是交SMS友还是笔友同样会遇上爱情骗子,关键在于交笔友是以书信来往,在信件一寄一收之间至少要费上3、5天的时间,而这段期间正是思考期,也是恋情发展的缓冲期,况且在等待另一封信时还可细细咀嚼手头已收到的信件,从字里行间及字迹中或多或少可揣测对方的性格为人等等。但手机短讯收发速度快,还来不及消化这一句甜言,下一句蜜语随即又传到,这种快、狠、准的攻势如果被别有居心者作为工具,相信很快就足以令猎物沦陷,掳在掌心中,尤其是情窦初开、入世未深及在现实社会中缺乏关怀的小女孩,更容易被这种虚拟恋情打动,自愿离家出走,甚至献身。

这不是危言耸听,最近在网络上很流行的“网婚”就曾发生这么一件事:一位杂志编辑在网上和一位女孩相识而交往,女方自称是23岁的小学教师。不久后两人在众多网民见证下在网上登记结婚,过了一年网络虚拟家庭生活,一年后两方相约出来见面,男方才发现原来女方只是年14岁的小女孩,并且在初次见面时就高喊他是“老公”。原本“网婚”只不过是网上的一种游戏,但小女孩可能初次谈恋爱,所以把感情都押在虚拟(幻想)的恋情上,这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少年,无疑是危险的。

根据网上的调查显示,网上情侣有40巴仙第一次见面就有接吻行为,30巴仙有爱抚,10巴仙曾发生性行为,社会学家指出,网恋正成为年轻人中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一种重要途径。

近年除了手机短讯交友之外,“网恋”在青少年当中也十分流行,网上有有关网婚、网络同居、爱情公寓……等归类于虚拟恋情的网站不断冒现,这原本是商家用来赚钱的网络玩意儿,却影响青少年对男女恋情、婚姻及家庭的价值观。

在网上玩恋爱及婚姻游戏为了“煞有介事”,尚可添购房子、家具、宠物、用品等,不过是需要付费的,这些“网币”就是手机费。事实上玩游戏付钱是小事,问题是青少年若一头栽入虚拟恋情,以游戏(儿戏)的态度来看待男女关系、婚姻及家庭,未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实在不可小看。虚拟恋情容易让人产生满足感,长期沉溺会使人们的真实人际交往能力发生退化,影响现实生活,这将成为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断网之后

断网之后
2007-1-7 12:08:19
作者:王俊龙

台湾地震引发人们思考“如果没有互联网怎么办?”的问题是一个讯号,让我们不要只想到断网后的经贸通讯服务问题,应更深一层去思考我们的青少年网民怎么办?趁早找到应对的方法……

“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创造了恐龙。上帝消灭了恐龙,人类复活了恐龙,恐龙要消灭人类……”这是一段引人深思的话。关键在哪里?就是人类自作聪明复活了上帝已消灭的恐龙,结果自己带来灾害,换句话说,就是自取灭亡。

这话会不会说重了一些?由聪明的读者自己去判断。不过人类愈迈向科技进步,愈做了许多危害自己的事,这倒是真的。例如为了追求进步而对自然生态及环境的破坏,已反过来危害人类;还有对生物科技的追求,已破坏微生物界的共存秩序,造成病菌变体反扑向人类,潜伏极大的危机。

科研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群,却无可避免地须要人类付出代价。最近台湾屏东外海连续发生3次强震,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达7.2级。这次的地震虽然没有破坏房屋建筑物,也没有取走人命,但其对人类生活的干扰及财物的损失却也不小。

众所周知这次的地震对互联网的影响最大,强烈的地震震断了14条海底光缆,中国电信6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包括中美海缆、亚太1号海缆、亚太2号海缆、FLAG海缆、亚欧海缆、FNAL海缆等。而中国网道所有途经台湾南部海域和香港周边海域的国际海缆有8条受损,其中包括中美海缆、亚太2号、亚欧3号、FNAL、RNAL、FEA、CZC 和EAC 海缆。 如此大规模海底光缆集体中断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不只是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无法登录或登录缓慢而感到气馁而已,对于和网络有关联的经贸活动、数据、语音通讯等业务都有一定的影响。

事情发生过后,很多人都提出相同的疑问:如果有一天没有了互联网怎么办?一次的地震就足以让周围整个区域的互联网连线陷入瘫痪,而引发许多连锁的问题,令人担心如果有一天整个互联网无法启动时,世界会陷入什么情况的混乱?

我想地震造成互联网断线而引发的问题尚属现实世界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如何慢性地荼毒我们的下一代,那将会比7.2级地震带来更大的震撼! 互联网是人类创造的一个虚拟世界,在那里人们任所意为地塑造自己想塑造的人种性格;在现实中由上帝所创造的人到了虚拟世界时就摇身一变成为另一个人。

在现实生活中无精打采、孤僻、软弱、自卑、不懂沟通、离群的人,一回到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马上神采飞扬,广交天下五湖四海的朋友,有无数拥趸,自信……。这么一个180度转变的性情和性格,确实存在许多网民身上,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地震过后断网的这阵子,我看到许多染上网瘾的年轻网民顿时如瘾君子面对毒品短缺般,不晓得日子怎么过,我就感到很难过。

台湾地震引发人们思考“如果没有互联网怎么办?”的问题是一个讯号,让我们不要只想到断网后的经贸通讯服务问题,应更深一层去思考我们的青少年网民怎么办?趁早找到应对的方法。

分配的秘诀

分配的秘诀
2006-12-31 13:03:09
作者:王俊龙

一个人要拥有多少财富才算有钱?这是无法衡量的。反之,一个人如果懂得分配,那么他永远都不缺乏。我们究竟分配多少时间在追求财富,又分配多少时间在家庭,健康及心灵上的成长?

所有类型的数码储存介质不论是硬碟、记忆卡、光碟、碟片、随身碟等,都可算是一个资源库,它不但可以用来储存,还可支取。只有在储存与支取之间运行,资源库才可保持活力,同时物尽其用。然而在储存与支取时,运用不得当,同样会破坏资源库。

我们首先来谈只储存而不支取。很多人都惯于将资料储存在一个后备硬碟或光碟中,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只储存后就置之少用的硬碟终有一天必会无疾而终,同样的从来不读取其内容的光碟终有一天也会自动报销(原因很多,例如发霉、黏贴其他物品)。我在本栏说过,我有一位朋友很妙,他不断在添购记忆卡,原来他打从一开始买DC起所拍摄的数码照片全部都收在一片又一片的记忆卡中,从未将这些数码照片转存其他储存介质,我常警告他趁早行动整理,否则一天全部影像报销,要哭都没有眼泪。

资源必需时常整理,换一句话说就是在分配储存空间,有什么要提取出来?有什么要储存进去?如果妥善分配,就会发现其实一些容量不大的储存媒介也不会觉得不够用。

说到“分配”,不只在处理数码资源方面要常使用,即使是日常生活中也派上用场。“小康之家”给人的感觉比“大富人家”更幸福快乐,我想秘诀就在于一家之主的妥善分配资源。小康之家最切身的资源—金钱总不会比大富人家多,但经过妥善分配,一家大小都能共享,衣食足够,其乐融融。因为他们懂得量入为出,想买一些大件东西,都会预先计算一下自己的能力,我看许多小康之家就是这样子买了汽车、房子。反观一些大富人家赚钱有力,但在分配资源时却一塌胡涂,一家之主可能把大量的金钱花在吃喝玩乐或豪赌,生意一有阻碍时,就会捉襟见肘,到处去找现金来周转,有些还搞到被拉车子被封房子。 当然不是所有大富人家都这样,我只是举例子说明“分配”的重要性。像学生哥学生妹般不懂得分配时间,把一大部份时间分配在玩电游或上网,结果不但伤身,还影响学业。

我想,一个人要拥有多少财富才算有钱?这是无法衡量的。反之,一个人如果懂得分配,那么他永远都不缺乏。我们究竟分配多少时间在追求财富,又分配多少时间在家庭,健康及心灵上的成长?现代的社会人人都在学习理财,我认为理财的诀窍不外是在“分配”得好不好。如果我们能够把人生分配得好,那么理财不理倒是次要的事了。 同样的,拥有再多的数码储存介质只有令自己陷入更多麻烦,妥善的分配,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没有纸

没有纸
2006-11-19 11:29:35
作者:王俊龙

未来有“报”无“纸”是一种科技上的可能,然而纸不会被完全丢弃,它可成为高尚、有品味及内涵的材料,它依然会被保存做其他用途,这一点毫无疑问是电子取代不了的...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纸张,你的感觉会是如何?我一位政治评论家朋友告诉我,科技的方便使他每天可以从互联网上读到大量的即时讯息及过往的资料,丰富他的写作材料,有趣的是他必须把这些网上资料打印在纸张上才阅读,结果就大量消耗了纸张,也留下一大堆纸张资料。

我想如果比尔盖茨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又好气又好笑,因为电脑和互联网结合,就是要提倡“无纸时代”,比尔盖茨早已扬言会努力向无纸时代迈进。

不过我却可以了解这位朋友的做法,因为眼睛看纸和看荧光幕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同样的手中握着纸张和握着滑鼠的感受也是全然不同的。

我写文章常在两种方式之间游移,一是利用电脑打稿,另一是用纸和笔写,两种感受全然不同,前者理性,后者感性。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对纸和笔的情意结吧,新一代喜欢用电脑多过用纸笔,因为简洁,易修改,易储存,易传输,又环保(至少不必砍伐更多树木来造纸)。以前我们学设计做设计时都很讲究纸张,企业形像设计也好,包装设计也好,甚至是传单、书签、标签、书刊封面,纸张用得贴切用得得体,在设计上就胜了一半,因为拿在手中的感觉真好,可以感受纸张的质感,是一种品味。 然而现代人做设计还讲究纸张者恐怕少了很多,除非是客户的要求,要不然直接在白纸上印刷出花纹肌理颜色,那是一种“虚拟的质感。”一些设计师的理由是,客户会埋怨用特别的纸张增加成本,反正印刷技术也可以弄出质感效果来。其实设计人应该提供专业的建议,谁敢说客户接触了不同质感的纸张之后不会惊喜而愿意多付钱? 翻开历史,纸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进步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的历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纸张以前的记事材料有绳、甲骨、竹片、木片(即简牍)、缣帛……,而纸之后会有新的材料将之取代,到底是什么我们暂且也猜不到。不过纸在人类史上却是重要的,即使是今时我们每日也在接触不同的纸张,有家庭用纸、工业用纸、文化用纸、包装用纸、资讯用纸、特殊用纸…… 原来圣经用纸可以独归一类,这种纸张含有大量二氧化钛填料,纸质轻,不透明度高,专供厚厚的圣经使用。如今圣经有电子版,音频或MP3版本,不晓得新一代还会去感受一下圣经纸感吗?

未来有“报”无“纸”是一种科技上的可能,然而纸不会被完全丢弃,它可成为高尚、有品味及内涵的材料,它依然会被保存做其他用途,这一点毫无疑问是电子取代不了的。所以,爱纸的人请继续纸恋吧!

有“报”无“纸”

有“报”无“纸”
2006-11-12 12:01:31
作者:王俊龙

看了几十年的报纸,如果要我们长时间盯着电脑荧光幕去阅读,那是十分不习惯的,除了伤眼力之外,身子也无法随意躺着阅报...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菲利普·梅耶教授(Philip Meyer)在《消失的报纸》一书中预测,在2043年第一季度,最后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垃圾堆。

上海大学《新媒介研究》吴信训教授就这个预测向我们同学抛出一个问题:“报纸会不会在50年后消失?”。 我们这一代从小就看报纸,感觉上看实质的,可以拿在手中翻阅的报纸再怎么说都比电子报更为亲切,硬绷绷的电子荧光幕如何跟报纸比呢? 然而,撇开对于新科技下意识的排斥,例如长期使用电脑会眼花缭乱、腰酸背痛,肩膀手臂皆不舒服等,我们确不可否定科技的浪潮会使报纸改变形式。

我的看法是,未人依然有“报”,但未必是“纸”,就像电视没有被取代,反而是电视机的形状、形式(例如网络电视)不断在改变,我们不能否定未来的电视会走进电脑,走进手机,走进任何移动媒体,但电视的本质不会改变。

同样的,我们有“无报不欢”的情意结,却不能否定“无纸时代”的来临,我们可以坚持报章在纸上印刷的形式,然而科技快速的脚步会使纸张印刷追不上电子即时显示的步伐,而且前者的成本会因为量少而逐渐增加,我们无法否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看报纸,他们开始使用网络之后,看报纸的时间减少了。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说法,2004年的报业从业人员数量比1990年减少18%,国际报业与传媒科技协会辖下的i-Media估计,未来10年报章的分类广告将会有四份之一流入数码媒体当中。如今,瑞士和荷兰的报章已被网络抢去一半的分类广告客户。

看了几十年的报纸,如果要我们长时间盯着电脑荧光幕去阅读,那是十分不习惯的,除了伤眼力之外,身子也无法随意躺着阅报。如果我们因为这一点而断定人们会继续喜欢有纸形式的报章,那我觉得未必是这样。因为这只不过是为了形式上的一种坚持而拒绝科技融合报章。 电子报有即时传播的好处,而且可以收藏及处理大量信息,更甚的是以多媒体方式呈现,影音、文字皆备,更建立一种互动关系。

现在人们排斥电子报的两大原因是:易携性低和质疑新闻的可信度。最近我从网上看到一种软性,可卷起来的键盘,使我联想到未来会有一种可卷或可折的电子荧光幕,读者只花一次的钱买下这个阅读器就可订阅任何一家报社所提供的信息,宽频即时传送,那时要带着这张软如纸张的电子报上厕所阅读或躺在床上阅读也无不可。

我想人类自古以来就需要信息,只是承载形式不一样,以前的文字刻或写在竹上或羊皮上等,现在是印刷在纸上,未来在荧光幕显示,信息一样没有变所以不必担心报社会消失,新闻从业员失业,因此报纸会继续存在,只是在形式上或会有“报”无“纸”,这是我个人的想像。

完整的镜头

完整的镜头
2006-11-5 11:13:40
作者:王俊龙

两个来自不同环境的人今后要生活在一起可不是容易的事,生活中偶尔争吵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可以妥善处理,夫妻间的争吵反而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也可以成为反映各人缺点的一面镜子...

上周五我受邀担任一场“最佳爱情故事”MV 的评判,赛后主办当局要求评判员给予评语,评判之一理大女讲师博士除了称赞拍得动人的爱情故事之外,也提醒参赛的新人要好好面对浪漫故事以外的现实感情生活(大意),好好经营, 正当大家观赏了10部爱情故事MV,沉醉在浪漫的气氛中时,博士这一席话惊醒了许多人。过后博士特别以圣经哥林多前书著十三章内的金句:“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来勉励新人。

博士说得好,凡事都有两面,夫妻不可能浪漫一世人。两个来自不同环境的人今后要生活在一起可不是容易的事,生活中偶尔争吵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可以妥善处理,夫妻间的争吵反而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也可以成为反映各人缺点的一面镜子。如果只想保存最初的完美,情人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对于对方的缺点一点也包容不来,那么争吵有了开端,再不好好面对,终会演变为不想要的局面。

事情有两方面的看法总是好的,这样才不会永远只想看到美好而无法接纳一丁点的错失。最近我从网络电子杂志中看了不少国际摄影师的精心杰作。有一些摄影师擅长把大自然中的美景美物,还有生活中的美事捕捉入镜头,把美好蔚成永恒,令看者感觉到十分舒畅欢愉。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摄影师十分细心去探讨生活中被忽略了且不美好的一面。例如长期捱饿的儿童、孤苦无助的老人,战争后留下的残垣废墟……无尽的控诉,令人内心一阵阵的抽搐,往深层去思索、反省。 我时常觉得,人生中的不如意或所面对的挫败原本就是形成圆满和美满的一部分,事物没有绝对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反而是好和坏的共存才称得上“完整”,差别在于“好”多一点还是“坏”多一点,以及如何在好中包容及接纳不好。 数码相机广告总是出现美好的画面,强调可以利用该机捕捉最美好的一面。而杰出的摄影师往往更胜一筹,他们可以捕捉到不好的一面,且震撼人心,让人从不美好中领悟,帮助成长。而这“好”和“不好”的共存,才是数码相机发挥最佳功能的境界。

如果我们积极追求,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太多了,但不要忘了,不美好随时会出现,随时会进行破坏,吞噬美好。解决的方法当然是要认定及接纳可能会出现的不美好。好和不好、美好和不美好之间必须互相包容,才能形成完整。 “爱是永不止息”的前提是:包容,相信、盼望、忍耐。圣经早已这么劝导,而博士的提醒是合时的。而且,那才是完整的镜头。

生命需要back up吗?

生命需要back up吗?
2006-10-15 12:01:05
作者:王俊龙

有一首圣诗这么唱:门虽然只一个,但却分两边,你愿在门内,还是在门外?很多时候我们被两边门搞胡涂了,我们在门外却以为在门内,在门内时却被门外的世界所吸引,以至我们最终失去方向...

也许是现代人缺乏安全感,因此什么东西都要有两个,一个常用,另一个后备,或两个交替使用。例如两部手机、两辆汽车、两张信用卡、两个男朋友(或女朋友)、两份工作(或两份收入)、两个居所、两种身分,甚至衣袋上也有两支笔…… 当然,这个“两”是指复数,有时候不只是两个,而是多个。人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要求后备,但往往却在有了后备之后而不好好珍惜,不论是主要的或后备的,都因为不是唯一的而不十分重视。

就像大多数人的电脑都有两个硬碟,一个C盘,再加一个D或E或F或G或H之类的,总之感觉上多一个就多一份安全感。有些人把DATA都储存在第二个硬碟,第一个硬碟则用来安装程序;也有人把同一个硬碟分割成多个区,以储存不同类的资料,这种作法就是不愿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问题是电脑库存和鸡蛋是不一样的,鸡蛋破了一篮至少还有另一篮,硬碟坏了不是一类资料消失,而是所有资料一并完蛋,第一个硬碟和第二个硬碟的资料未必相同;第一个随时完蛋,第二个也同样会随时完蛋。

最糟糕的是第一个和第二个硬碟也可能同时间完蛋。因此有些人就准备了更多硬碟进行重复性的备份(Backup),以防万一。重复性的备份坏处在于占据位置,而且在甲部份作小修改之后存档时,乙部份也同样要为修改的部份进行备份,结果增加了工作。假设不这么作的话,将来恐会混淆究竟是甲部份或乙部份的资料才是正确,已修正及完整的。

这就像有两只表的人时常都摸不清究竟是那一只表的时间是准确的而需求助于第三只表。

科技时代人的生活也在两个世界穿梭,一个在现实、一个在虚拟;人若然在现实世界失意,极可能会在虚拟世界寻求得意的补偿。人在现实世界被人看不起,就期望在虚拟世界称王,获得拥护与推崇。这已经让人错以为在现实世界不可以进行的事,可以到虚拟世界去任所意为。殊为可惜的是,很多人不再珍惜现实世界的事物,从不好好去面对及处理现实世界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在现实世界时总是不如意,处处碰钉子。

有一首圣诗这么唱:门虽然只一个,但却分两边,你愿在门内,还是在门外?很多时候我们被两边门搞胡涂了,我们在门外却以为在门内,在门内时却被门外的世界所吸引,以至我们最终失去方向。同样的,我们常因缺乏安全感而要求更多,如果能够认定自己所要的,好好珍惜自己选择的,那么恐惧感自然消失。 那时候,即使你的电脑硬碟突然损坏,几百GB的资料煞那间消失无踪,你也懂得坦然面对,不再怨天尤人了!

暂离科技的新体验

暂离科技的新体验
2006-10-8 11:53:17
作者:王俊龙

离网络的日子却让我多读了几本好书,也腾出更多时间来思考。这让我感受到,原来100巴仙追上科技并不一定100巴仙是好的,善用技科之余如果能把一半的时间用在返朴归真的行为上,会有意外的收获...

上海大学李坦克教授来槟授课,主题是“艺术传播与艺术文化”,李坦克有多重身份,他是教授,也曾是军人,但令他闻名艺坛的却是他的画家身份,而我们一班同学和他相处的这些日子,却感觉他比较像一个生活艺术家。

李坦克(不称他教授更能贴近他的艺术家身份,因为“李坦克”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在网上可搜寻到他的许多作品)是走进生活的艺术家,我们和他一齐参观腊染印制工厂,又走访了许多教堂和印度庙宇及其他古迹。李坦克身上带着一架尼康传统菲林相机,他不滥拍,往往端祥了古迹艺术品良久,才从背包拿出那架老爷相机来拍摄,不像我带着数码相机,宁杀错不放过地拍摄(感觉上有点滥拍)。

李坦克拍照,我也拍照。但我发现,我在“滥拍”时常带有一种想法,就是以为赶快拍下大量照片,回家可以慢慢观赏,孰知这已失去了在现场用心仔细观察、思考及分析的能耐,例如我们在大山脚圣安纳教堂后边观看一座加盖防雨淋日晒的巨石时,李坦克并不急着拍照,他很仔细的研究巨石上所雕刻的梵文及其他文字,甚至研究巨石上的裂缝及修补的部分,借以推测巨石年份,我刹那间感觉,如果我们只是急着在巨石前来一张合照,充其量只不过是表现“本人到此一游”,而错失了更丰富的内涵。

李坦克第一次来马来西亚,他说相比之下,他对槟城比吉隆坡更有好感。也许吉隆坡的繁华程度比不上上海,而生活节奏较慢的槟城却蕴藏更多乡土文化气息。李坦克不断惊叹地说:槟城有好多树啊!也许上海高楼不断矗立,参天树木都让位给高楼大厦,感觉槟城的那儿棵百年大树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向李坦克索取电邮地址,他说欢迎用写信的方式取代电邮,于是他拿起笔在名片后写上通讯地址,字体苍劲有力,这和他在参观腊染印制工厂时即席画了一副敦煌飞天女图,并在上面提字上海大学李坦克,一样是神韵悠扬,令人细细观赏,回味无穷。

想想,我们惯用电邮,以电脑打字取代书写,久而久之一些字也忘了怎么写,是不是科技注定要逐步吞蚀传统文化? 最近我的宽频连线出了故障,导致我半个多月无法上网,只是用拨电(dial-up)方式收发电邮,其他网络活动一概暂停。虽然我依然得缴交每月88令吉的宽频付费,但这半个月暂离网络的日子却让我多读了几本好书,也腾出更多时间来思考。这让我感受到,原来100巴仙追上科技并不一定100巴仙是好的,善用技科之余如果能把一半的时间用在返朴归真的行为上,会有意外的收获。

想想和李坦克相处的短时间内,虽然没有电脑、没有数码放映机、没有用移动硬碟向教授下载资料、也没有上网搜查资料……,但却丰富了我们的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