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4, 2007

苹果的滋味

苹果的滋味
二零零七年九月十六日 上午十一时二十七分

文:王俊龙
还记得当年我16岁,和几个喜欢创作的朋友出版了一本散文合集,书名就题为《苹果的滋味》。为了设计一个好看的封面,我们一齐商量,本来决定请远在吉隆坡,当年名字响当当的著名摄影师郑宇伦来拍摄封面照片,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郑宇伦的价钱不是我们这班黄毛小子(丫头)所付得起的。后来其中一位作者的哥哥摄影技术很不错,便邀请他为我们拍摄书的封面照片。
既然书名是《苹果的滋味》,摄影师就叫一位小朋友拿着一粒苹果摆甫士,作状要咬一口苹果。摄影师很用心,要小朋友以不同姿态来“咬苹果”,而他用不同角度来取景,小朋友也很配合,尽量摆出摄影师要求的姿态。结果是左摆右摆,蹲上蹲下……忙了老半天,两人都很累了,摄影师终于取得他想要的镜头,大功告成,便喊收工。小朋友一听到收工,高兴得跳起来,把先前作状要咬的那粒苹果以双手高捧起来放在头顶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摄影师眼明手快,马上拿起相机“咔嚓”按下快门,捕捉了一刹那最真、最善、最美的那张照片,真情流露,结果我们就采用了那张照片作为《苹果的滋味》一书的封面。
那天我出席由马来西亚华裔摄影记者协会和槟城中文记者及摄影记者协会联办的摄影讲座会,主讲人是美联社红牌摄影记者田咏强讲解他的一张得奖照片,是奥林匹克赛跑项目,选手在冲线那一刻,冠亚季军同被摄入镜头的一张照片,这是奥运赛会有如此珍贵镜头的第一次,因此他得奖了。
田咏强说他老早守候在冲线处拍摄了好多好多的照片,高角低角不同方向,但他说他根本记不得自己有拍了这么一张照片,所以没有对这张照片有深刻印象,直到得奖之后才知道自己已把冠亚季军选手同时摄入镜头。
我当时坐在观众席上听到田咏强讲起这个经验时,马上想到当年拍摄《苹果的滋味》那一幕。因为这两位摄影师都相当专业及投入,当他们把心胸都放开时,一心一意融入摄影,终能捕捉真情流露时最难得的那一幕。
这又令我想到当年某座墓园举行摄影比赛,许许多多摄影师为了丰富的奖金涌去拍摄不同题材的照片,结果在高手如云之下得奖者竟然是一位中学生,她在墓园中见到一位婆婆牵着一位小孙女走远去,眼明手快地拍摄下婆孙背影(背影是墓园),而当时她用的只是一架傻瓜相机。
不论是艺术家或创作者,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不造作、没有心机,让内心一股创作的灵思自然流露,一刹那的完美结合,往往就是神来之笔、绝妙佳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