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anuary 27, 2007

水灾送报纸

水灾送报纸
2007-1-21 11:42:12
作者:王俊龙

在一个社会爆发所谓大众恐慌症候群的过程中,媒体总是最关键的角色,因为孤立及无助的灾民需要依靠媒体来认识外在的世界,所以“水灾送报纸”(送资讯)和送其他救济品一样是重要的……


大马多个州属发生大水灾,尤其是南马柔佛州经过两次大水的洗礼,几乎沦陷,居民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一夜之间失去家园财物,日常活动都无法进行,商家无法做生意,工人无法上班,学子无法上课,只能望水兴叹,真是欲哭无泪,尤其是连日常三餐都有问题,再加上瘟疫或许随之而来,这时候的困苦最需要的就是一双双救援之手。

民间各地不乏有情人士,纷纷发起筹款救灾赈灾的工作,除了政府的金钱津贴之外,还有干粮食水及用品送到灾区予灾民。

在一片救灾工作之中,也有相关单位每日将报纸送到灾区让灾民阅读。有人狐疑,灾民在苦难当中,那有心情来阅报?说这话的人可能是长期将报纸当作茶馀饭后消遣的读物,却忘记了报纸原本就是资讯的载体。

换句话说,将每日报纸送到灾区,其实是在传送资讯。灾民即使是在患难中,依然有知情权,当电流电讯因水灾而造成通讯障碍时,纸质报纸成了最好的资讯传播工具,灾民在灾难中可以通过报纸所报导的资讯得知自己的历境,周遭环境的状况,还有民间及政府的对策,不至于陷入孤立无策,毫无方向的恐慌。

大众恐慌的起因往往是由于传播失真,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个人或一个小群体对于信息的掌握都是有所限制的,即可能是单一的,片面的,或未经证实的,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专门及权威的媒介来负责沟通和传递正确信息的工作。 犹记得两年前在北马槟城发生的海啸事件,我们虽有健全的媒体机构像电台、电视台、报纸及互联网,却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正确资讯,反而是未经证实的手机短讯资讯满天飞。尤为可笑的是,最后(当天)很多人是从国外媒体BBC得知发生在槟城的灾难事件是海啸,很多人由于缺乏资讯,在海啸发生时尚且不知天高地厚地到海边去观看“海浪卷起千堆雪”的奇景,众多媒体中,反而是当天夜报图文并茂的报导最翔实,也最有效地把资讯传达给公众。

今天我旧事重提,不外是希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不过对于这次面对天灾的防范工作,槟城州就有值得一提的措施,尤其是气象局把一周的气象预报公布在媒体,并且以“黄色警报”及“红色警报”来告知不同危险性,而且不同单位也成立了救灾队伍。槟州市民听说会一连三天下雨,之后可能会有水灾,因此大都做好防范措施,一些人也添购了干粮食物。感谢老天在预测的时间没有豪雨降临(天有不测之风云),不过槟州政府通过媒体发布的措施与讯息安定了民心,这是值得一赞的。

在一个社会爆发所谓大众恐慌症候群的过程中,媒体总是最关键的角色,因为孤立及无助的灾民需要依靠媒体来认识外在的世界,所以“水灾送报纸”(送资讯)和送其他救济品一样是重要的。

虚拟恋情

虚拟恋情
2007-1-14 12:17:00
作者:王俊龙

近年除了手机短讯交友之外,“网恋”在青少年当中也十分流行,网上有有关网婚、网络同居、爱情公寓……等归类于虚拟恋情的网站不断冒现,这原本是商家用来赚钱的网络玩意儿,却影响青少年对男女恋情、婚姻……

13、4岁小女孩通过手机短讯服务结交异性朋友,结果搞到离家出走去会见男友或“老公”,这是报章上时有所闻的社会问题。 报章揭露未成年少女离家出走新闻相信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今日还有许许多多入世未深的少男少女正沉迷在科技产物下的虚拟恋情。

通过科技产品谈恋爱,双方交往的速度与进度加快,就以SMS短讯交友为例,一天可以发上3、50条至上百条互诉心声,感情可谓‘一日’千里,当事人不经思考及消化就在快速 沟通之间互相迷醉在甜言蜜语中。

基本上手机短讯交友和旧时的交笔友是一样的,不论是交SMS友还是笔友同样会遇上爱情骗子,关键在于交笔友是以书信来往,在信件一寄一收之间至少要费上3、5天的时间,而这段期间正是思考期,也是恋情发展的缓冲期,况且在等待另一封信时还可细细咀嚼手头已收到的信件,从字里行间及字迹中或多或少可揣测对方的性格为人等等。但手机短讯收发速度快,还来不及消化这一句甜言,下一句蜜语随即又传到,这种快、狠、准的攻势如果被别有居心者作为工具,相信很快就足以令猎物沦陷,掳在掌心中,尤其是情窦初开、入世未深及在现实社会中缺乏关怀的小女孩,更容易被这种虚拟恋情打动,自愿离家出走,甚至献身。

这不是危言耸听,最近在网络上很流行的“网婚”就曾发生这么一件事:一位杂志编辑在网上和一位女孩相识而交往,女方自称是23岁的小学教师。不久后两人在众多网民见证下在网上登记结婚,过了一年网络虚拟家庭生活,一年后两方相约出来见面,男方才发现原来女方只是年14岁的小女孩,并且在初次见面时就高喊他是“老公”。原本“网婚”只不过是网上的一种游戏,但小女孩可能初次谈恋爱,所以把感情都押在虚拟(幻想)的恋情上,这对于身心尚未成熟的少年,无疑是危险的。

根据网上的调查显示,网上情侣有40巴仙第一次见面就有接吻行为,30巴仙有爱抚,10巴仙曾发生性行为,社会学家指出,网恋正成为年轻人中发生高危性行为的一种重要途径。

近年除了手机短讯交友之外,“网恋”在青少年当中也十分流行,网上有有关网婚、网络同居、爱情公寓……等归类于虚拟恋情的网站不断冒现,这原本是商家用来赚钱的网络玩意儿,却影响青少年对男女恋情、婚姻及家庭的价值观。

在网上玩恋爱及婚姻游戏为了“煞有介事”,尚可添购房子、家具、宠物、用品等,不过是需要付费的,这些“网币”就是手机费。事实上玩游戏付钱是小事,问题是青少年若一头栽入虚拟恋情,以游戏(儿戏)的态度来看待男女关系、婚姻及家庭,未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实在不可小看。虚拟恋情容易让人产生满足感,长期沉溺会使人们的真实人际交往能力发生退化,影响现实生活,这将成为社会问题的根源之一。

断网之后

断网之后
2007-1-7 12:08:19
作者:王俊龙

台湾地震引发人们思考“如果没有互联网怎么办?”的问题是一个讯号,让我们不要只想到断网后的经贸通讯服务问题,应更深一层去思考我们的青少年网民怎么办?趁早找到应对的方法……

“上帝创造了人类,上帝创造了恐龙。上帝消灭了恐龙,人类复活了恐龙,恐龙要消灭人类……”这是一段引人深思的话。关键在哪里?就是人类自作聪明复活了上帝已消灭的恐龙,结果自己带来灾害,换句话说,就是自取灭亡。

这话会不会说重了一些?由聪明的读者自己去判断。不过人类愈迈向科技进步,愈做了许多危害自己的事,这倒是真的。例如为了追求进步而对自然生态及环境的破坏,已反过来危害人类;还有对生物科技的追求,已破坏微生物界的共存秩序,造成病菌变体反扑向人类,潜伏极大的危机。

科研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群,却无可避免地须要人类付出代价。最近台湾屏东外海连续发生3次强震,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达7.2级。这次的地震虽然没有破坏房屋建筑物,也没有取走人命,但其对人类生活的干扰及财物的损失却也不小。

众所周知这次的地震对互联网的影响最大,强烈的地震震断了14条海底光缆,中国电信6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包括中美海缆、亚太1号海缆、亚太2号海缆、FLAG海缆、亚欧海缆、FNAL海缆等。而中国网道所有途经台湾南部海域和香港周边海域的国际海缆有8条受损,其中包括中美海缆、亚太2号、亚欧3号、FNAL、RNAL、FEA、CZC 和EAC 海缆。 如此大规模海底光缆集体中断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不只是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无法登录或登录缓慢而感到气馁而已,对于和网络有关联的经贸活动、数据、语音通讯等业务都有一定的影响。

事情发生过后,很多人都提出相同的疑问:如果有一天没有了互联网怎么办?一次的地震就足以让周围整个区域的互联网连线陷入瘫痪,而引发许多连锁的问题,令人担心如果有一天整个互联网无法启动时,世界会陷入什么情况的混乱?

我想地震造成互联网断线而引发的问题尚属现实世界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如何慢性地荼毒我们的下一代,那将会比7.2级地震带来更大的震撼! 互联网是人类创造的一个虚拟世界,在那里人们任所意为地塑造自己想塑造的人种性格;在现实中由上帝所创造的人到了虚拟世界时就摇身一变成为另一个人。

在现实生活中无精打采、孤僻、软弱、自卑、不懂沟通、离群的人,一回到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马上神采飞扬,广交天下五湖四海的朋友,有无数拥趸,自信……。这么一个180度转变的性情和性格,确实存在许多网民身上,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地震过后断网的这阵子,我看到许多染上网瘾的年轻网民顿时如瘾君子面对毒品短缺般,不晓得日子怎么过,我就感到很难过。

台湾地震引发人们思考“如果没有互联网怎么办?”的问题是一个讯号,让我们不要只想到断网后的经贸通讯服务问题,应更深一层去思考我们的青少年网民怎么办?趁早找到应对的方法。

分配的秘诀

分配的秘诀
2006-12-31 13:03:09
作者:王俊龙

一个人要拥有多少财富才算有钱?这是无法衡量的。反之,一个人如果懂得分配,那么他永远都不缺乏。我们究竟分配多少时间在追求财富,又分配多少时间在家庭,健康及心灵上的成长?

所有类型的数码储存介质不论是硬碟、记忆卡、光碟、碟片、随身碟等,都可算是一个资源库,它不但可以用来储存,还可支取。只有在储存与支取之间运行,资源库才可保持活力,同时物尽其用。然而在储存与支取时,运用不得当,同样会破坏资源库。

我们首先来谈只储存而不支取。很多人都惯于将资料储存在一个后备硬碟或光碟中,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只储存后就置之少用的硬碟终有一天必会无疾而终,同样的从来不读取其内容的光碟终有一天也会自动报销(原因很多,例如发霉、黏贴其他物品)。我在本栏说过,我有一位朋友很妙,他不断在添购记忆卡,原来他打从一开始买DC起所拍摄的数码照片全部都收在一片又一片的记忆卡中,从未将这些数码照片转存其他储存介质,我常警告他趁早行动整理,否则一天全部影像报销,要哭都没有眼泪。

资源必需时常整理,换一句话说就是在分配储存空间,有什么要提取出来?有什么要储存进去?如果妥善分配,就会发现其实一些容量不大的储存媒介也不会觉得不够用。

说到“分配”,不只在处理数码资源方面要常使用,即使是日常生活中也派上用场。“小康之家”给人的感觉比“大富人家”更幸福快乐,我想秘诀就在于一家之主的妥善分配资源。小康之家最切身的资源—金钱总不会比大富人家多,但经过妥善分配,一家大小都能共享,衣食足够,其乐融融。因为他们懂得量入为出,想买一些大件东西,都会预先计算一下自己的能力,我看许多小康之家就是这样子买了汽车、房子。反观一些大富人家赚钱有力,但在分配资源时却一塌胡涂,一家之主可能把大量的金钱花在吃喝玩乐或豪赌,生意一有阻碍时,就会捉襟见肘,到处去找现金来周转,有些还搞到被拉车子被封房子。 当然不是所有大富人家都这样,我只是举例子说明“分配”的重要性。像学生哥学生妹般不懂得分配时间,把一大部份时间分配在玩电游或上网,结果不但伤身,还影响学业。

我想,一个人要拥有多少财富才算有钱?这是无法衡量的。反之,一个人如果懂得分配,那么他永远都不缺乏。我们究竟分配多少时间在追求财富,又分配多少时间在家庭,健康及心灵上的成长?现代的社会人人都在学习理财,我认为理财的诀窍不外是在“分配”得好不好。如果我们能够把人生分配得好,那么理财不理倒是次要的事了。 同样的,拥有再多的数码储存介质只有令自己陷入更多麻烦,妥善的分配,问题就简单得多了。

没有纸

没有纸
2006-11-19 11:29:35
作者:王俊龙

未来有“报”无“纸”是一种科技上的可能,然而纸不会被完全丢弃,它可成为高尚、有品味及内涵的材料,它依然会被保存做其他用途,这一点毫无疑问是电子取代不了的...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纸张,你的感觉会是如何?我一位政治评论家朋友告诉我,科技的方便使他每天可以从互联网上读到大量的即时讯息及过往的资料,丰富他的写作材料,有趣的是他必须把这些网上资料打印在纸张上才阅读,结果就大量消耗了纸张,也留下一大堆纸张资料。

我想如果比尔盖茨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又好气又好笑,因为电脑和互联网结合,就是要提倡“无纸时代”,比尔盖茨早已扬言会努力向无纸时代迈进。

不过我却可以了解这位朋友的做法,因为眼睛看纸和看荧光幕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同样的手中握着纸张和握着滑鼠的感受也是全然不同的。

我写文章常在两种方式之间游移,一是利用电脑打稿,另一是用纸和笔写,两种感受全然不同,前者理性,后者感性。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对纸和笔的情意结吧,新一代喜欢用电脑多过用纸笔,因为简洁,易修改,易储存,易传输,又环保(至少不必砍伐更多树木来造纸)。以前我们学设计做设计时都很讲究纸张,企业形像设计也好,包装设计也好,甚至是传单、书签、标签、书刊封面,纸张用得贴切用得得体,在设计上就胜了一半,因为拿在手中的感觉真好,可以感受纸张的质感,是一种品味。 然而现代人做设计还讲究纸张者恐怕少了很多,除非是客户的要求,要不然直接在白纸上印刷出花纹肌理颜色,那是一种“虚拟的质感。”一些设计师的理由是,客户会埋怨用特别的纸张增加成本,反正印刷技术也可以弄出质感效果来。其实设计人应该提供专业的建议,谁敢说客户接触了不同质感的纸张之后不会惊喜而愿意多付钱? 翻开历史,纸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一起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进步的基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的历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纸张以前的记事材料有绳、甲骨、竹片、木片(即简牍)、缣帛……,而纸之后会有新的材料将之取代,到底是什么我们暂且也猜不到。不过纸在人类史上却是重要的,即使是今时我们每日也在接触不同的纸张,有家庭用纸、工业用纸、文化用纸、包装用纸、资讯用纸、特殊用纸…… 原来圣经用纸可以独归一类,这种纸张含有大量二氧化钛填料,纸质轻,不透明度高,专供厚厚的圣经使用。如今圣经有电子版,音频或MP3版本,不晓得新一代还会去感受一下圣经纸感吗?

未来有“报”无“纸”是一种科技上的可能,然而纸不会被完全丢弃,它可成为高尚、有品味及内涵的材料,它依然会被保存做其他用途,这一点毫无疑问是电子取代不了的。所以,爱纸的人请继续纸恋吧!

有“报”无“纸”

有“报”无“纸”
2006-11-12 12:01:31
作者:王俊龙

看了几十年的报纸,如果要我们长时间盯着电脑荧光幕去阅读,那是十分不习惯的,除了伤眼力之外,身子也无法随意躺着阅报...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菲利普·梅耶教授(Philip Meyer)在《消失的报纸》一书中预测,在2043年第一季度,最后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垃圾堆。

上海大学《新媒介研究》吴信训教授就这个预测向我们同学抛出一个问题:“报纸会不会在50年后消失?”。 我们这一代从小就看报纸,感觉上看实质的,可以拿在手中翻阅的报纸再怎么说都比电子报更为亲切,硬绷绷的电子荧光幕如何跟报纸比呢? 然而,撇开对于新科技下意识的排斥,例如长期使用电脑会眼花缭乱、腰酸背痛,肩膀手臂皆不舒服等,我们确不可否定科技的浪潮会使报纸改变形式。

我的看法是,未人依然有“报”,但未必是“纸”,就像电视没有被取代,反而是电视机的形状、形式(例如网络电视)不断在改变,我们不能否定未来的电视会走进电脑,走进手机,走进任何移动媒体,但电视的本质不会改变。

同样的,我们有“无报不欢”的情意结,却不能否定“无纸时代”的来临,我们可以坚持报章在纸上印刷的形式,然而科技快速的脚步会使纸张印刷追不上电子即时显示的步伐,而且前者的成本会因为量少而逐渐增加,我们无法否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看报纸,他们开始使用网络之后,看报纸的时间减少了。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说法,2004年的报业从业人员数量比1990年减少18%,国际报业与传媒科技协会辖下的i-Media估计,未来10年报章的分类广告将会有四份之一流入数码媒体当中。如今,瑞士和荷兰的报章已被网络抢去一半的分类广告客户。

看了几十年的报纸,如果要我们长时间盯着电脑荧光幕去阅读,那是十分不习惯的,除了伤眼力之外,身子也无法随意躺着阅报。如果我们因为这一点而断定人们会继续喜欢有纸形式的报章,那我觉得未必是这样。因为这只不过是为了形式上的一种坚持而拒绝科技融合报章。 电子报有即时传播的好处,而且可以收藏及处理大量信息,更甚的是以多媒体方式呈现,影音、文字皆备,更建立一种互动关系。

现在人们排斥电子报的两大原因是:易携性低和质疑新闻的可信度。最近我从网上看到一种软性,可卷起来的键盘,使我联想到未来会有一种可卷或可折的电子荧光幕,读者只花一次的钱买下这个阅读器就可订阅任何一家报社所提供的信息,宽频即时传送,那时要带着这张软如纸张的电子报上厕所阅读或躺在床上阅读也无不可。

我想人类自古以来就需要信息,只是承载形式不一样,以前的文字刻或写在竹上或羊皮上等,现在是印刷在纸上,未来在荧光幕显示,信息一样没有变所以不必担心报社会消失,新闻从业员失业,因此报纸会继续存在,只是在形式上或会有“报”无“纸”,这是我个人的想像。

完整的镜头

完整的镜头
2006-11-5 11:13:40
作者:王俊龙

两个来自不同环境的人今后要生活在一起可不是容易的事,生活中偶尔争吵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可以妥善处理,夫妻间的争吵反而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也可以成为反映各人缺点的一面镜子...

上周五我受邀担任一场“最佳爱情故事”MV 的评判,赛后主办当局要求评判员给予评语,评判之一理大女讲师博士除了称赞拍得动人的爱情故事之外,也提醒参赛的新人要好好面对浪漫故事以外的现实感情生活(大意),好好经营, 正当大家观赏了10部爱情故事MV,沉醉在浪漫的气氛中时,博士这一席话惊醒了许多人。过后博士特别以圣经哥林多前书著十三章内的金句:“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来勉励新人。

博士说得好,凡事都有两面,夫妻不可能浪漫一世人。两个来自不同环境的人今后要生活在一起可不是容易的事,生活中偶尔争吵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可以妥善处理,夫妻间的争吵反而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也可以成为反映各人缺点的一面镜子。如果只想保存最初的完美,情人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对于对方的缺点一点也包容不来,那么争吵有了开端,再不好好面对,终会演变为不想要的局面。

事情有两方面的看法总是好的,这样才不会永远只想看到美好而无法接纳一丁点的错失。最近我从网络电子杂志中看了不少国际摄影师的精心杰作。有一些摄影师擅长把大自然中的美景美物,还有生活中的美事捕捉入镜头,把美好蔚成永恒,令看者感觉到十分舒畅欢愉。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摄影师十分细心去探讨生活中被忽略了且不美好的一面。例如长期捱饿的儿童、孤苦无助的老人,战争后留下的残垣废墟……无尽的控诉,令人内心一阵阵的抽搐,往深层去思索、反省。 我时常觉得,人生中的不如意或所面对的挫败原本就是形成圆满和美满的一部分,事物没有绝对好,也没有绝对的坏。反而是好和坏的共存才称得上“完整”,差别在于“好”多一点还是“坏”多一点,以及如何在好中包容及接纳不好。 数码相机广告总是出现美好的画面,强调可以利用该机捕捉最美好的一面。而杰出的摄影师往往更胜一筹,他们可以捕捉到不好的一面,且震撼人心,让人从不美好中领悟,帮助成长。而这“好”和“不好”的共存,才是数码相机发挥最佳功能的境界。

如果我们积极追求,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太多了,但不要忘了,不美好随时会出现,随时会进行破坏,吞噬美好。解决的方法当然是要认定及接纳可能会出现的不美好。好和不好、美好和不美好之间必须互相包容,才能形成完整。 “爱是永不止息”的前提是:包容,相信、盼望、忍耐。圣经早已这么劝导,而博士的提醒是合时的。而且,那才是完整的镜头。

生命需要back up吗?

生命需要back up吗?
2006-10-15 12:01:05
作者:王俊龙

有一首圣诗这么唱:门虽然只一个,但却分两边,你愿在门内,还是在门外?很多时候我们被两边门搞胡涂了,我们在门外却以为在门内,在门内时却被门外的世界所吸引,以至我们最终失去方向...

也许是现代人缺乏安全感,因此什么东西都要有两个,一个常用,另一个后备,或两个交替使用。例如两部手机、两辆汽车、两张信用卡、两个男朋友(或女朋友)、两份工作(或两份收入)、两个居所、两种身分,甚至衣袋上也有两支笔…… 当然,这个“两”是指复数,有时候不只是两个,而是多个。人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要求后备,但往往却在有了后备之后而不好好珍惜,不论是主要的或后备的,都因为不是唯一的而不十分重视。

就像大多数人的电脑都有两个硬碟,一个C盘,再加一个D或E或F或G或H之类的,总之感觉上多一个就多一份安全感。有些人把DATA都储存在第二个硬碟,第一个硬碟则用来安装程序;也有人把同一个硬碟分割成多个区,以储存不同类的资料,这种作法就是不愿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问题是电脑库存和鸡蛋是不一样的,鸡蛋破了一篮至少还有另一篮,硬碟坏了不是一类资料消失,而是所有资料一并完蛋,第一个硬碟和第二个硬碟的资料未必相同;第一个随时完蛋,第二个也同样会随时完蛋。

最糟糕的是第一个和第二个硬碟也可能同时间完蛋。因此有些人就准备了更多硬碟进行重复性的备份(Backup),以防万一。重复性的备份坏处在于占据位置,而且在甲部份作小修改之后存档时,乙部份也同样要为修改的部份进行备份,结果增加了工作。假设不这么作的话,将来恐会混淆究竟是甲部份或乙部份的资料才是正确,已修正及完整的。

这就像有两只表的人时常都摸不清究竟是那一只表的时间是准确的而需求助于第三只表。

科技时代人的生活也在两个世界穿梭,一个在现实、一个在虚拟;人若然在现实世界失意,极可能会在虚拟世界寻求得意的补偿。人在现实世界被人看不起,就期望在虚拟世界称王,获得拥护与推崇。这已经让人错以为在现实世界不可以进行的事,可以到虚拟世界去任所意为。殊为可惜的是,很多人不再珍惜现实世界的事物,从不好好去面对及处理现实世界所遇到的问题,因此在现实世界时总是不如意,处处碰钉子。

有一首圣诗这么唱:门虽然只一个,但却分两边,你愿在门内,还是在门外?很多时候我们被两边门搞胡涂了,我们在门外却以为在门内,在门内时却被门外的世界所吸引,以至我们最终失去方向。同样的,我们常因缺乏安全感而要求更多,如果能够认定自己所要的,好好珍惜自己选择的,那么恐惧感自然消失。 那时候,即使你的电脑硬碟突然损坏,几百GB的资料煞那间消失无踪,你也懂得坦然面对,不再怨天尤人了!

暂离科技的新体验

暂离科技的新体验
2006-10-8 11:53:17
作者:王俊龙

离网络的日子却让我多读了几本好书,也腾出更多时间来思考。这让我感受到,原来100巴仙追上科技并不一定100巴仙是好的,善用技科之余如果能把一半的时间用在返朴归真的行为上,会有意外的收获...

上海大学李坦克教授来槟授课,主题是“艺术传播与艺术文化”,李坦克有多重身份,他是教授,也曾是军人,但令他闻名艺坛的却是他的画家身份,而我们一班同学和他相处的这些日子,却感觉他比较像一个生活艺术家。

李坦克(不称他教授更能贴近他的艺术家身份,因为“李坦克”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在网上可搜寻到他的许多作品)是走进生活的艺术家,我们和他一齐参观腊染印制工厂,又走访了许多教堂和印度庙宇及其他古迹。李坦克身上带着一架尼康传统菲林相机,他不滥拍,往往端祥了古迹艺术品良久,才从背包拿出那架老爷相机来拍摄,不像我带着数码相机,宁杀错不放过地拍摄(感觉上有点滥拍)。

李坦克拍照,我也拍照。但我发现,我在“滥拍”时常带有一种想法,就是以为赶快拍下大量照片,回家可以慢慢观赏,孰知这已失去了在现场用心仔细观察、思考及分析的能耐,例如我们在大山脚圣安纳教堂后边观看一座加盖防雨淋日晒的巨石时,李坦克并不急着拍照,他很仔细的研究巨石上所雕刻的梵文及其他文字,甚至研究巨石上的裂缝及修补的部分,借以推测巨石年份,我刹那间感觉,如果我们只是急着在巨石前来一张合照,充其量只不过是表现“本人到此一游”,而错失了更丰富的内涵。

李坦克第一次来马来西亚,他说相比之下,他对槟城比吉隆坡更有好感。也许吉隆坡的繁华程度比不上上海,而生活节奏较慢的槟城却蕴藏更多乡土文化气息。李坦克不断惊叹地说:槟城有好多树啊!也许上海高楼不断矗立,参天树木都让位给高楼大厦,感觉槟城的那儿棵百年大树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向李坦克索取电邮地址,他说欢迎用写信的方式取代电邮,于是他拿起笔在名片后写上通讯地址,字体苍劲有力,这和他在参观腊染印制工厂时即席画了一副敦煌飞天女图,并在上面提字上海大学李坦克,一样是神韵悠扬,令人细细观赏,回味无穷。

想想,我们惯用电邮,以电脑打字取代书写,久而久之一些字也忘了怎么写,是不是科技注定要逐步吞蚀传统文化? 最近我的宽频连线出了故障,导致我半个多月无法上网,只是用拨电(dial-up)方式收发电邮,其他网络活动一概暂停。虽然我依然得缴交每月88令吉的宽频付费,但这半个月暂离网络的日子却让我多读了几本好书,也腾出更多时间来思考。这让我感受到,原来100巴仙追上科技并不一定100巴仙是好的,善用技科之余如果能把一半的时间用在返朴归真的行为上,会有意外的收获。

想想和李坦克相处的短时间内,虽然没有电脑、没有数码放映机、没有用移动硬碟向教授下载资料、也没有上网搜查资料……,但却丰富了我们的文化视野。